從美國對中國的資訊戰略看我國資安產業的發展建議

許世璋 彭俊能 2019/06/13

2018年3月與4月,美國針對中國濫用知識產權所產生之「不公平的貿易行為」,對中國加徵關稅,並開始對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華為)研發出的技術進行調查,藉此正式進入以資訊安全為主軸的貿易戰爭。同年5月,美國對中國的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中興通訊)進行 13 億美元的罰款,並開始著手敏感技術出口限制,也計劃限制部份中國公民的美國簽證。同年7月,美國分別宣布總值340億美元與2,000億美元的商品建議清單,將分別對由中國出口的商品加徵25%與10%的進口關稅1。
除了提高自中國進口相關產品的貿易障礙外,美國「出口管制改革法案」生效,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、導航、先進運算、資料分析、量子資訊與感應技術、先進監控技術等14項技術進行出口管制,藉此限制中國技術方面的發展。由此看出,中美貿易戰的背後,表面上是為達中美雙方商品進出口的平衡,實則是雙方在資訊技術上的角力,說是美國對中國發動的「資訊戰」,一點也不為過。

閱讀更多>>